招摇撞骗的捞钱电影,真是让人膈应!

最早关注到《悲伤逆流成河》,源自那一组所有人挂着眼泪的海报。当时觉得画面看起来有些生硬,缺点美感。

但由于这部片子一直在强调,是以“校园霸凌”作为电影的主旨,那这组全员“哭泣”,差不多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因为这一主旨,决定去看一看这部电影。

招摇撞骗的捞钱电影,真是让人膈应!

看完片子之后,真的很想问一句:捞钱就捞钱,是谁给了你以“国内首部校园霸凌电影”自居的勇气?

给一个原本就是青春片的故事,硬是套上一个“校园霸凌”的外衣?《悲伤》是有点想打破套路,要在内容上变得更深刻的立意。但很可惜,看完之后就觉得,整部片差不多是个超长的MV串MV的合辑…

所谓的“校园霸凌”完全是隔靴搔痒,更像是为了电影好卖,套上的华丽衣裳,有些让人膈应。

招摇撞骗的捞钱电影,真是让人膈应!

电影中,转校生唐小米欺负易遥,是嫉妒齐铭跟易遥的亲密,所以本质依旧是“我爱你,你爱她”的三角恋,不过后来诱发出了极端行为。

同学们后期谴责易遥,是因为他们以为是易遥导致了顾森湘的死亡,这属于对“杀人凶手”的道德审判,严格说也算不上是校园霸凌好嘛!

不是在结尾处加上霸凌主题的采访视频,映后放一批观众痛哭的照片,做一些主题的营销活动,就能包装成校园霸凌题材电影的。

此外,电影中本来跟“群体霸凌”有关的部分。比如:女主得性病被全校疯传、女主涉嫌杀人被写大字报的过程、加害者受害者的心里活动等,被剪辑成几组MV的快接镜头真的令我匪夷所思。

这些不应该是要浓墨重彩展示的情绪积累吗?却被这么轻描淡写意识化处理?看的头都大了……

“校园霸凌”这样一个扎根于现实,严肃且有共鸣的题材,硬生生被无尽的狗血剧情、大段说教、俗套故事、幼稚表达给毁了,变成了低配版《小时代》,落落也真是得了郭敬明真传。

招摇撞骗的捞钱电影,真是让人膈应!

由于观影过程实在太痛苦,接下来还需要逐条吐槽一下回回血。

1. 宣传——首先强烈谴责这部青春片,拿“校园霸凌”博人眼球搞噱头。

我敬爱的李银河老师,你要是被盗号了,你就眨眨眼我敬爱的李银河老师,你要是被盗号了,你就眨眨眼

2. 镜头——片头部分的长镜头,怎么看怎么和郭敬明的手法无甚差别。只不过从高大上的上海,变成了贫民窟的上海。还因为极致的镜头晃动,给观众附赠了头晕、想吐等观影体验。

3. 改编——既然要把小四的原作“影视化”,那把改编做的彻底一些不好吗?矫揉造作的辞藻真的不要考虑受众观感吗?求求电影,真的说点人话吧,不要再狂灌鸡汤了,我们真的有些消化不良。

4. 故事——电影的逻辑在哪里?标配的病态原生家庭,女主妈妈匪夷所思的失误开启易遥的悲剧(不过,邬君梅老师演技是真的很厉害!)?被欺负的唐小米为啥一转学就翻身了?易遥最后明明能自证清白为啥要跳河?请电影的故事要做作,也有个限度可以嘛。

5. 演员——演员们集体的台词功力让人绝望,都不敢要求大家有演技了!!!能让我们听清楚台词好不?囫囵吞字,真还挺要命的…

PS:女主长相蛮有辨识度,但是全片有一种被恶灵附体的感觉,一度让我觉得应该给她办一场驱魔仪式。

6. 特写——毫无征兆就出现升格拍摄的慢镜头,真的很像恐怖片不是吗?说来就来的大特写(真的超级多!)到底是为了表达什么?画面死命往演员脸上戳,我看电影又不是在用显微镜观察一个个的草履虫细胞……

尽管结尾处还有强行“切题”的部分,但《悲伤》却实在算不上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电影。以“校园霸凌”为噱头的营销过去之后,影片根本没办法成为一把插进现实的利刃。电影内核上的贫瘠,是再多的华丽衣裳都掩盖不了的诟病

也许《悲伤》 在立意上,想做成韩国《熔炉》式的存在。宣传操作上参照《我不是药神》,试图搭上现实主义的列车。但很明显,它并没有做到。

如果你被“校园霸凌”这样的旗号所吸引,那我要劝你一句,不如留在家里再看一遍《告白》吧。

《告白》剧照《告白》剧照

希望大家养成随手点赞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