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带着大伙儿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伦理”这也算是最近较为火的词组,它的汉语拼音为“Lun+Li”,繁体字的词组为“倫理”,下方为小编为大家进行深度文章解释,其统计有文字623个文字和标点组成。
「伦理(ethics)」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本义是习俗、风俗、性情、人格;「道德(morality)」则来源于拉丁文,本义也是习俗、风俗或性情。「道德」与「伦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同义词,它们有微殊而无迥异,可以互相换用。在日常用法中,「道德」更多地或更有可能用于人,更含主观、主体、个人、个体意味;而「伦理」更具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例如:人们会说某个人有道德,而不会说这个人有伦理。
因为不同的人类个体要生活在一起,所以大家默认并执行一些行为规范(道德)。大多数法律权利也就是伦理权利,但也可能有一些法律权利在伦理学上得不到辩护,相反一些在伦理学上得到辩护的权利在法律上却没有规定。一旦某个要求能够在伦理学上得到辩护,对人们的判断具有一种强制性作用,以致使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伦理学理论或原则所支持的要求构成真正的权利。
在中国古代,在「伦理」这一面,被更多地使用的近义词是像义、理、伦、人伦、伦常、纲常、仁义、天理等词;在「道德」这一面,更常被使用的近义词是像道、德、仁、仁爱、德性、德行、心性等词。只是到了中国的近代,「伦理」和「道德」才成为固定和基本的伦理学概念,并且分别和西文中的词有了约定俗成的联系。鲁迅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阐述了他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本质的理解是「吃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