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动画三体 口碑褒贬不一会成烂片吗

女俗话说“二流的小说成就一流的电影”,最知名的例子是《教父》三部曲。无人会质疑该片的伟大,但原著小说,在行家眼中不过是本二流的通俗小说。

《教父》系列小说

相反的,很多一流的小说未必能拍出一流的电影,比如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宁娜》,多年来各国人民不断翻拍,但都没能拍出匹敌原著的电影。

这一未必严谨的改编定律,成了影视圈一大迷思。

书迷们对自己心爱的原著要改编成影视作品,是既期待又怕被伤害,《三体》便是这样的作品。

多年来,大刘的这套力作都有传出要拍成影视剧,传了十来年,终于传出腾讯和网飞分别都要拍电视剧版。可是演员阵容和预告片释出后,很多书迷都对两者都有所保留。

腾讯版《三体》

预计腾讯和网飞版的《三体》,均会在明年开播,两大厂商也许会正面PK。而在真人电视剧拍出来之前,前几天《三体》的动画版正式上线了。

如果你总担心真人版难以拍出《三体》的宏大世界观,那动画会怎么样呢?

三体

《三体》动画版是bilibili今年重磅巨作,据说是它迄今为止投资量级最大的一个动画项目。

这本在学生群体中颇受好评的科幻巨著,在以学生群体为主的平台,自然是容易聚集流量。该动画播出首日创下了同时观看人数的新高,目前第一集播放累计就破了1.4亿。

但巨大的关注度,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争议。

目前《三体》动画版在豆瓣评分为7.1,口碑可谓是相当两级——不是五星就是一星。如此极端,意味着里面有着大量情绪性的分数。

不少书迷都有着先入为主的期待,以原著为潜在参照系来审看该动画,这也是大量原著党习惯性的做法,有时候也是他们失望的理由。

原著和改编的影视作品毕竟是不同的东西,影视作品应该作为独立的作品被评判。抛开原著,我们客观评价一下《三体》动画版第一集。

不少观众光看开头就开始骂了,骂什么,骂动画版丑,甚至丑上了热搜。

美丑当然是个人主观审美,就像《雄狮少年》也有不少人批评它的人物难看,但如果换个更具体的说法,人物建模质感粗糙,可能会更能被大家意会。

尽管你是大会员,把画质调到最高,《三体》动画的人物都有一种像素不够的模糊感。人物光洁的面孔,透出一种硅胶的味道。

如果静态图,你觉得建模还行,但当他们动起来时,你就会越发觉得不对劲。人物的表情未免有点过于木讷,如果换做是真人电影,这样的龙套演员注定是没有饭盒的。

而且动画里的一些动作场景会有一种卡顿感,不流畅。这种略微僵硬的动作,似乎给人一种看定格动画的效果。

这么多年,我们的观众已经看过相当多的CG动画,早有了一定的审美。尽管《三体》动画不至于像怒打一星的观众说得那么不堪,但这种质感,放游戏里的过场动画都不太妥,更别说放动画里。

对比一下17年前日本的一部游戏改编的CG动画《最终幻想7:圣子降临》(2005年),看看人家建模生动程度,差距真是高下立判。

除了人物建模的问题,动画版还有一些细节没处理好。

比如字体的选择,不够用心。比如开场没多久就出现了大量背景信息交代(这部动画直接从第二部《三体》讲起),姑且不论这种用字幕,而不是用画面叙事的方式好不好,但既然需要出现大量文字,理应有一点设计。

像《攻壳机动队》《新世纪福音战士》《黑客帝国》等科幻作品,都会根据整体的美学风格,设计字体。

可是《三体》怎么说呢,片名的设计中规中矩。

但大段字幕出现的地方,用的却是最普通的字体。

而动画里凡是出现汉字的地方,似乎都是最没有科幻感的字体。

上一秒还想夸赛博朋克感十足,下一秒就因为毫无设计感的广告牌和标语给破了功。在未来的世界里,还是难逃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糟糕市容市貌。

当年刘慈欣的《三体》首次出版时,书的封面实在是过于地摊风。一本好书,就这样被封面给耽误。

如今《三体》被重金做成动画化,却在一些审美的细节上重蹈覆辙,实在过于可惜,这本不是多困难的事情。

皮囊上的不用心,导致了最重要的剧情无人关心。

平心而论,《三体》动画版用大段的文字背景信息来叙事,人物刻意地用对白交代剧情的方式,略显笨拙。但以前两集来看,《三体》的不少世界观构建算是引了出来。

在强大的原著协助下,《三体》动画版光是平铺直叙,也能吸引没看过小说的小白。

目前豆瓣7.1分,更多是开播首集的分数,不能由此论断这是全剧的分数。后续力挽狂澜的剧,也是有很多。

国人对《三体》影视改编的作品苛刻实则无可厚非,除了它本身的优秀,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科幻文学最重要IP。

不仅国内读者喜欢,全世界喜欢《三体》的人也不在少数,其中一个最有名的读者就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他曾对媒体说过:

“《三体》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十分有趣。故事背景十分宏大。读完后,我第一次发现美国总统竟如此渺小。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平时国会和我的工作都是在斤斤计较于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不是去担心外星人入侵。”

《三体》早已成为了中国软实力输出的一大名片,意义远非仅仅是一部书。观众们的种种较真,主要是不希望这张罕见的名片被糟蹋。

2019年,大家都在说《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但同年《上海堡垒》的失败,却让本就脆弱的中国科幻电影受到了重创。

前车之鉴,让观众们怕了,电影人也怕了。

但如果害怕犯错而固步自封,中国科幻是无法进步的,起步阶段的事物难免要试错。观众是可以接受不完美的诚意之作,比如古天乐的《明日战记》。

如何在试错和尊重观众间获得平衡,这个不亚于“走钢索”的难题,摆在了所有想要改编经典的创作者面前。